肠息肉是大肠黏膜表面的一种赘生物,大小由几毫米到几厘米,甚至十几厘米都有,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在病理学上肠息肉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和锯齿状息肉,其中部分的腺瘤性息肉和部分的锯齿状息肉是可以发生癌变。
一般在体检的时候可以抽血,查血的CEA癌胚抗原,还有腹部的增强CT,可以发现比较大的一些结肠息肉,当然目前最准确的手段是结肠镜检查,可以发现几毫米的息肉。
肠息肉一般建议进行切除的,因为切除以后就可以得到息肉的组织病理学的结果,来制定下一步的诊治和复诊方案。
切除息肉以后,假如创面封闭比较好,当天就可以吃全流食,到第二天就能吃半流食,然后逐步过渡到一个正常饮食。
肠息肉的复发与患者的遗传以及生活饮食习惯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切除后并不代表万事大吉,需要按照医嘱定期复查肠镜。
一般年龄大过四十岁,平时饮食是以高脂肪高蛋白为主,而且特别是有息肉家族史,或者是大肠癌家族史的,都建议定期做结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