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寒冷
呼吸道疾病感染进入高发季
开始咳嗽不停
除了大家熟悉的那些“惯犯”
呼吸道病原体中
还有一位低调又厉害的家伙
它就是流感嗜血杆菌
注意!注意!注意!
流感嗜血杆菌≠流感!
那么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是什么疾病?
它和流感有什么关系?
它会导致流感吗?
又该如何防治……
此“流感”非彼“流感”
有何不同?一张图分清!
流感嗜血杆菌不会引发流感
流感嗜血杆菌不是流感的病原体,它其实和流感没有关系,更不会导致流感。事实上,流感嗜血杆菌可引起肺炎,还可合并脑膜炎、败血症等并发症。
流感嗜血杆菌(H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人类是已知的唯一宿主,通常寄居在呼吸道中。根据是否存在荚膜,流感嗜血杆菌可分为有荚膜型和无荚膜型。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进一步分为a、b、c、d、e、f六个血清型。
其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致病力最强,可导致多种严重感染。
叶枫表示,尽管流感嗜血杆菌的名字中带有“流感”,但它不是病毒,并非流感的元凶。相反,它是一种可能导致严重健康问题的细菌。当个体免疫力降低时,流感嗜血杆菌能够引起儿童菌血症、脑膜炎、会厌炎、肺炎、心包炎等严重感染。
临床上,流感嗜血杆菌与普通流感难以区分,都可以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具体如下:
关于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最早于1892年从流感患者的痰液中发现,当时被误认为流感的病原体,加上它在血液中独特的生长方式,赢得了嗜血的恶名,因而得名。
直到1933年流感病毒的发现,才消除了这个误解,但流感嗜血杆菌这一名称却沿用至今。
九成病例是5岁以下儿童
出现这些症状及时就医!
虽说流感嗜血杆菌并不能引起流感,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小觑它。
流感嗜血杆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者直接接触分泌物传播,也可以通过儿童放入过口中的玩具或其它物品在儿童间传播,有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病例的家庭接触者,带菌率比较高,并导致家庭内传播。
叶枫介绍说,尽管人群对流感嗜血杆菌普遍易感,但其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90%以上的侵袭性病例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中,其中6~18月龄儿童尤为易感,冬春季节是高发时间。
流感嗜血杆菌可以感染人体不同部位,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
呼吸系统感染
多引起发热、咳嗽、咳痰、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消化系统感染
可引起阑尾炎、胆道感染等,感染者可出现发热、恶心、腹痛等症状。
神经系统感染
神经系统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是严重的感染之一,临床以五岁以下儿童多发,可出现发热、头痛、呕吐、昏迷等症状。
专家提示
当患儿反复发热、咳嗽加重,甚至伴有呼吸困难、胸痛,或出现头痛、颈部僵直、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感染症状,以及皮肤出现瘀点或出血时,应及时就诊!
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
这几类人群需注意!
如何预防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呢?
叶枫介绍,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母乳喂养、规范使用抗生素及改善居住环境卫生等。
其中,接种疫苗是预防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有效手段!目前已上市的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均是针对Hib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适用于2或3月龄婴儿至5周岁儿童,可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包括脑膜炎、肺炎、败血症、蜂窝织炎、关节炎、会厌炎等。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流感嗜血杆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像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制剂或者是有先天免疫缺陷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没有接种过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都建议咨询医生是否进行接种。
专家提示
除接种疫苗外,日常生活中勤洗手,多通风,注意休息,均衡饮食,勤加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也可以很好地预防流感嗜血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