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1234回家路高清版_小象甸精品园2024永久免费_嫩叶草2023新地扯一二下载

无管技术开启房颤治疗新路径,“一站式”打赢心脏保卫战

32作者:陈爱兰 来源:心血管内科 32 2025-03-30 22:27

66岁的林婆婆房颤再次复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家团队通过“无管麻醉+脉冲消融技术+左心耳封堵术”一站式为她完成了心脏“电路维修”。这场“心脏保卫战”标志着我国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最新突破。

房颤复发,棘手问题如何办?

来自江西的林婆婆(化名)长期被一颗“不听话”的心脏困扰。多年前的射频消融手术效果仅维持不到一年,心慌心悸症状便卷土重来,甚至愈演愈烈——夜间常因心跳紊乱惊醒,噩梦频发的生活令她苦不堪言。

经我院心血管内科陈爱兰主任检查发现,林婆婆心脏内存在“漏网之鱼”:肺静脉与上腔静脉残留异常电信号。传统消融对复发病例效果有限,再次消融还可能损伤心房或者肺静脉。经过多学科讨论,团队决定采用最新的脉冲电场消融技术。

“如同用精确制导导弹打击目标。”陈爱兰主任解释,该技术能精准锁定异常心肌细胞,通过脉冲电场在细胞膜上形成不可逆的纳米级孔隙,破坏其稳定性,使这些“捣乱分子”彻底失去活力,而周围正常组织毫发无损。

更让林婆婆惊喜的是手术中的无管麻醉体验。传统全麻需要气管插管,术后易引发呼吸气道受损、声带受损以及麻醉药物带来的各类损伤等并发症,此次在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何建行教授的指导下,心血管内科、麻醉手术科、介入科等团队创新性地将“无管”麻醉技术应用于房颤脉冲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患者在自主呼吸状态下平静入睡,既避免了插管痛苦,又显著降低肺炎、声音嘶哑等并发症风险,加快术后恢复。

“无管”麻醉+脉冲消融

“一站式”打赢心脏保卫战

手术过程中,麻醉团队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陈爱兰主任则化身“心脏电路工程师”,用导管找到“短路”部位,精准释放脉冲能量摧毁多个异常电位。

鉴于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团队同期完成左心耳封堵术,永久封闭这个易形成血栓的“危险地带”。

术后第二天,林婆婆就能下床活动,她高兴地说:“现在心跳稳了,晚上也能睡个踏实觉,整个人状态好多了!”

“一台手术同时解决心律问题和血栓风险,好比给老房子做了一次全面翻新。”陈爱兰主任表示,我国约有2000万房颤患者,此类“无管麻醉+一站式”治疗方案正为复杂心脏病患者带来新生。

陈爱兰主任强调,此次“无管”麻醉技术在心脏介入手术中的成功应用是一次创新探索:“‘无管麻醉一站式’手术让患者获得更舒适体验、更快康复及更好预后。我们期待帮助更多患者打赢‘心脏保卫战’,重享健康人生。”

指导专家

何建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我院胸外科、器官移植科、肿瘤科学术带头人,美国外科学院、英国皇家外科学院Fellow。

深耕胸外科医教研一线工作,带领团队每年完成超12000例的胸外科手术及100余台肺移植,首创无管微创技术(Tubeless VATS)入选2022哈佛大学教科书。在 NEJM、Lancet等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论文430篇(IF>30分23篇;IF>10分52篇),总IF>2,800分,他引>38,000次(含15部国际指南),ESI高被引论文22篇,入选爱思唯尔终身影响力排行榜。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等4项国家级奖项,何梁何利奖、树兰医学奖以及中华医学会、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医院协会一等奖等20余项省部级奖项,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十大口碑医生等荣誉称号。

出诊时间:

荔湾区.大坦沙院区

周二上午

指导专家

陈爱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主任

心衰中心负责人

主任医师,教授

全国三八红旗手、羊城好医生

专业方向: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与管理,尤其擅长各类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包括房颤、房扑、房速、室早、室速等),左心耳封堵术预防房颤卒中,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以及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出诊时间:

荔湾区.大坦沙院区

周一下午(心血管内科)、周二上午(房颤中心)、周四上午(心衰中心)

主题
色达县| 保康县| 定襄县| 雅江县| 嘉定区| 沐川县| 师宗县| 宣武区| 长海县| 柯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