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常导致单个或多个瓣膜急性以及慢性狭窄、关闭不全。
然而,由于大众对心脏瓣膜病的认知不足,很多患者没有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直到出现严重症状,甚至心力衰竭时才就医,此时已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刘云奇指出,老年性心脏瓣膜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功能异常,造成瓣膜狭窄、关闭不全,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最终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
出现这些问题,千万别掉以轻“心”!
我国是心脏瓣膜疾病高发国家,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瓣膜性心脏病的患者超过2500万人,其中,超过75岁的老年人群,瓣膜性心脏病发病率更是高达13.3%。相当于,每10个老人中就有1个存在瓣膜性心脏病。
“瓣膜性心脏病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容易被人们忽视。很多人早期表现为容易劳累,体力跟不上,以为是因为年龄大了,不予重视。”刘云奇主任就遇到过很多类似的病例,家住汕头的王伯,平时身体一直很好,突然出现胸闷气喘,爬几阶楼梯就要休息一段时间,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老年性心脏瓣膜病导致的心力衰竭。
刘云奇主任提醒,心脏瓣膜疾病种类比较多,出现以下问题要及时去心脏外科就诊:
主动脉瓣膜病变:晚期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可能出现晕厥、胸痛等症状,甚至引发心绞痛。
二尖瓣病变:后期会导致左心房扩大,出现心房颤动,易引发血栓;增大的左心房顶住支气管,还会导致刺激性咳喘,平躺时更明显,严重时晚上根本无法入睡,或睡着也会坐起来喘气。
三尖瓣病变:后期会导致右心功能衰竭,出现腹胀、脚肿、消化不良等症状。
刘云奇主任呼吁,要重视心脏的体检,建议从50岁开始,每年做一次心脏彩超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心脏瓣膜病变,不至于任其发展。
瓣膜置换,开放手术也能微创
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如果出现明显症状再就医,往往已比较严重,需要进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手术。面临一系列选择,最普遍的问题就是该选生物瓣还是机械瓣进行置换呢?
刘云奇主任介绍,生物瓣和机械瓣各有优缺点,使用哪种瓣膜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生物瓣
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言,通常首推生物瓣,其平均使用寿命在10-15年左右,二次换瓣难度更低,即使老人80岁后更换的生物瓣“不够用了”,也能够再行介入手术。其次,换上生物瓣6个月后便无需服用抗凝药物,生活与常人无异。
机械瓣
对于年轻患者来说,机械瓣比较适合,其稳定性和耐用性较高,且具有多种尺寸可供选择,但需要注意,置换机械瓣膜后需要终身接受抗凝治疗,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对一些比较排斥开放手术,害怕术后恢复不好的病人,刘云奇主任表示不用过于担心,虽然是开放手术,但是在胸腔镜下完成,胸壁上的手术切口仅3-4厘米,对患者损伤很小,即使是高龄老人也能够耐受。
延缓瓣膜病进展,控制好慢性病
刘云奇主任温馨提示,不论是自身的瓣膜,还是更换的瓣膜,在年复一年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老化,可以采取控制加速其进展的因素,延缓疾病进程。
定期体检:瓣膜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心脏里的“门”,通过开关“心门”控制血液的流向。很多疾病会对“心门”造成影响,比如风湿病,会直接损害瓣膜;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会导致心脏微血管病变,进而引起继发的心脏瓣膜反流,需要积极治疗。
保持血压平稳:高血压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同时也会对瓣膜造成损伤。保持血压平稳也是延缓瓣膜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
健康生活:保持规律运动、清淡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对延缓瓣膜老化有益。
专家介绍
出诊时间:
荔湾区.大坦沙院区
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