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握他的手,他的手现在给我感觉很温暖。多亏有您啊!”四个月前,正值韶关武江区处于疫情最为焦灼的时候,一名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突发主动脉夹层,危在旦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团队副主任医师王凯临危受命,火速奔赴韶关,经过十个小时的奋力抢救,患者转危为安,2月10日,他的同事专程来到我院,送来致谢牌匾,对我院专家团队的仁心仁术表示钦佩。
2022年10月12日下午4时,刚到医院的王凯接到了一通来自韶关的电话,电话那头,是王凯此前地方宣讲时有过几面之缘的医生。
这是一通求救电话。原来,就在四个小时之前,正在给同事们交代全区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要点的黄勇突然感到胸背疼痛,紧握座位把手,一言不发持续数分钟。同事们立即将他送往附近医院的急诊胸痛中心,当检查结果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傻眼了。
“患者脸色苍白,右脚使不上力,经诊断是突发主动脉夹层(A型),且夹层累及范围贯穿全身,胸腹主动脉都受到累及。”电话里,黄勇的主诊医生急切地跟王凯描述患者的病情,语气有些焦急。
急性主动脉夹层A型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就像是一枚进入倒计时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夺取患者的生命,需要立即进行“拆弹”,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则是开胸手术治疗方能挽回一线生机。考虑到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大手术,当地医院在这方面的经验相对不足,为了尽全力抢救生命,他们第一时间想到曾多次前来进行手术交流和经验分享的王凯。
然而,当时的韶关武江区正处于疫情非常紧张的阶段,“急性主动脉夹层A型临床死亡率非常高,每耽误一小时,病人死亡率就会上升1%。”王凯事后回忆说,在关乎生死关头,他没有时间思考很多,“当时我一边向医院汇报这个紧急的情况,一边立即在网上查询购票飞奔去高铁站。”
在通往韶关的高铁上,王凯不断查看患者的各项检查资料和既往病史,由于患者是位高血压患者,加之长时间熬夜工作,导致动脉壁内膜撕裂,血流通过内膜破裂处进入动脉壁,形成一层“假腔”。主动脉夹层发生以后,动脉壁本身变薄变脆,而血液的外围,只有薄如蝉翼的一层外膜包裹,如果承受不住体内的血压,外膜随时有破裂可能,则会引发患者大出血死亡。
王凯和当地医生一路沟通治疗方案,并指导他们尽可能稳住患者的病情,做好术前相关检查和准备。抵达韶关后,王凯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奔赴医院手术室,八个小时候,次日凌晨1时48分,这场生死时速的手术顺利完成,王凯与当地医院团队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了这次主动脉置换手术,将患者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
五个小时后,患者苏醒,肢体活动度恢复良好,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稳定。目前,黄勇已经基本康复,同事们非常关心和牵挂他,每次前往看望他的时候,都会去握一下他的手,“感觉到他的手是温暖的,我们就放心了,多亏王凯医生及时赶到。”
此次,黄勇的同事和领导专程来到广州,替他完成当面感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王凯医生的心愿,更将一块沉甸甸的致敬致谢的牌匾送到广州,王凯本人非常意外,也非常感动,“治病救人就是我们当医生的本职所在,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是患者需要我们,我们就一定会全力以赴。”
据了解,王凯所带领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团队去年完成150多台主动脉手术,由于很多都是急诊手术,他们经常要披星戴月,甚至通宵达旦的手术,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都会尽百分百的努力。
谈及未来,王凯坦言,希望继续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院,“主动脉夹层发病急,很多患者都是在基层医院首诊发现的,希望通过我们技术普及和推广,不断提高基层医生对主动脉夹层的判断和诊断能力,同时,我们院内也充分发挥绿色通道的作用,实现转运后‘无缝衔接’快速送入手术室,让更多得主动脉夹层患者获得更加及时有效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