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由广州市民政局指导,我院与广州市慈善会、广东省明医医疗慈善基金会及金域医学检验中心联合发起的“爱肺计划”——广州市50岁以上低保低收入五保人员早期肺癌免费筛查公益活动在我院正式启动。钟南山院士,广州市民政局张启强副局长,我院何建行院长、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梁耀铭董事长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此次早期肺癌免费筛查活动主要为广州市50岁以上低保低收入五保人员提供低剂量螺旋CT和肿瘤标记物血液检查进行肺癌早期筛查,旨在及早发现该人群的早期肺癌,达到早诊早治,防止及降低晚期肺癌的发生,降低肺癌的死亡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预计我市近3万低保低收入五保人员受益
据了解, “爱肺计划”——广州市50岁以上低保低收入五保人员早期肺癌免费筛查活动,每年计划筛查1万例以上,预计我市近3万人可预约进行免费肺癌筛查。对于筛查结果阳性的居民,将按照广州现行的政府医疗救助和慈善医疗救助办法进行救助,每人每年最高救助限额将达到35万元。
早筛查 早预防 早治愈
肺癌是目前全球头号癌症杀手,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多于乳腺癌、肠癌和前列腺癌死亡人数的总和。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刊登的一篇《关于中国在1990-2013年间240种特定原因致死率(绝大部分原因都是疾病)》的调查报告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报告中数据显示在广东地区四大恶性肿瘤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造成的死亡率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去年广州肺癌发病率达十万分之四十七,发病率、死亡率均超全国平均水平。
我院呼吸科专家指出,肺癌起病较为隐匿,早期没有典型症状,一旦患者察觉胸闷、胸痛再去看病时,80%都已是中晚期,这大大影响了治疗效果。据统计,我国每年大概有60万人死于肺癌,近30年来,肺癌患者增加了近5倍。
肺癌的“两高一低”现状在我国尤为明显,“两高”是指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一低”是指人们重视程度低。但实际上,应对肺癌的关键之处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肺癌采用手术或微创等方式80%可实现治愈,
据悉,肺癌的高危人群年龄在65~70岁以上,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病”,而随着生活环境和方式的变化,肺癌的发病年龄群也更加年轻化,从45岁开始,有吸烟史、家族有任何肿瘤史的人群应将肺癌筛查列入每年的常规体检是一个较合理的选择。做好肺癌早期筛查能够为肺癌患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诊疗方法,最大程度的降低癌症给居民带来的健康和生命的威胁。
影像检验双管齐下 助力肺癌早期筛查
此次早期肺癌免费筛查活动中,将采用低剂量螺旋CT和肿瘤标记物血液检查进行筛查。采用低剂量螺旋CT能查出小于1厘米的肿瘤微小结节,这样发现的肺癌,90%以上都是早期。可减少肺癌患者20%的死亡率,结合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在肿瘤普查、诊断、判断预后和转归、评价治疗疗效和高危人群随访观察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此次筛查双管齐下,结果更加精准,经过筛查还将提供免费的结果解读及配套的诊治计划,给居民提供全面、专业的预防及诊治。公益活动中的肿瘤标志物的检验项目由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免费提供。
广州市民政局张启强副局长现场指导此次活动
钟南山院士现场倡导“早筛查、早预防、早治疗”
我院何建行院长与广州市慈善会汪中芳秘书长签署早期肺癌筛查基金协议